魔幻疫情危机之下,Long Crypto, Long Gold, Long China
这个问题隐含了一个大的背景,即加密市场与全球宏观经济政治的关系愈发紧密。我们一直建议关注宏观经济,尤其是经济周期对于加密市场的影响。从这个角度,可以发现一些确定的趋势。
例如:全球经济仍在不可避免的走在下滑,何时见底仍不确定;全球央行仍在不可避免的不断放水,何时见底遥遥无期;数字货币(包括比特币、主权数字货币、商业数字货币等)正在并且加速成为主流经济的一部分。
结合宏观经济,加密市场的风险和机遇来自两方面:贪婪与恐惧。典型的例子便是上周由于全球股市暴跌,因其流动性匮乏连带导致黄金和比特币市场的缩水。这很tricky,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,当避险情绪高涨,比特币且不论,黄金难道不应该作为避险资产上涨的么?一方面央行在放水,一方面整个市场又缺水,我的理解是:整个市场的杠杆率太高了,故而在某个重要局部崩盘时影响到剩余资产。
但反过来,如果说有哪些资产可以先触底然后带领全球经济下一轮发展的话,我认为就是加密资产和中国。
本次金融危机一旦到来会如何,很多人都不敢想象。无法想象的全球性庞氏,本质问题是钱太多资产太少,资产太少的原因是市场本身太贵。我坚信加密资产会带来百万乃至亿级别数量级资产的未来,加密资产是下一个时代的金融答案。
关于疫情对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上的影响,现在看来是祸兮福所诉,福兮祸所依。在苹果都把工厂搬回中国的现在,在口罩成为硬通货的2020年,中国作为世界工厂,机会远大于风险。而黄金作为战略性的避险资产,在下一轮经济明显起势之前,仍旧看好。
所以:Long Crypto, Long Gold, Long China。
如果减半前没有爆发金融危机,就可以期待减半行情
去年开始,矿机势力对于比特币的影响就越来越小。我认为减半之后,矿机势力将彻底淡出比特币的定价权争夺,华尔街将在减半后成为crypto的真正主角。
传统金融巨头与加密世界正在融合,关注加密资产出圈度
同时NFT结合DEX和大数据,又可以引入新的金融理念,海外一般叫做“Social Money” 例如丁威迪发行的债券就是,游戏内资产的加密化也是,将来up主发资产也是。我对其的翻译为“自金融”。自金融这个概念,姚前之前就提到过,这个方向我个人非常,非常,非常看好。唯有这个方向,才有可能实现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状态,实现百万乃至亿级别的资产。
产业区块链和公有链最后可能会殊途同归
- 产业区块链,代表的是数据服务;
- 金融区块链,代表的是分布式账簿为基础的科技金融。
金融区块链,分布式账簿为基础的科技金融,或者说开放金融和加密市场,是我一直以来更为专注的方向。
一旦涉及到金融领域,事情就会变得复杂。这半年我感觉到国内在把“区块链”这一概念归属到产业区块链里去。虽然我认为金融方向的发展潜力更大,但届时在国内其是否还叫做“区块链”呢?不知道。国内对于区块链的定义是,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,这就给区块链戴上了一个帽子。现在国内的区块链应该叫做”产业区块链数据服务“,2016-2017年就满大街的东西了。
从这个角度,「区块链」概念被狭隘化了,现在当我们说到发币这件事的时候,仿佛就不应该属于区块链。当一样东西越来越”干净“的时候,就无法称之为”金融“了。
最好笑的是,区块链的”教育领域“的应用,你觉得是什么?——是把CET 4的结果上链。
我所得知的信息还是去年年底的。去年年底的情况是,产业区块链数据服务商接单子赚钱。单子接完之后想的是赚每年维护费的钱。如果说有更长远的想法的话,就是赚流量的钱,而这个流量是什么呢?流量是开发者,以及开发者未来开发出来的应用。
开发者和开发者开发出来的应用又是什么呢?我认为就是加密市场里已经很普遍的各种defi、nft和互联网的组合,当然这只是猜想。
我认为产业区块链和现在公有链最后会殊途同归,只不过这个拐点需要有重要的事件推动,尤其在国内,很可能是监管的推动。
国内的动作有两个可能的方向,一个是数字货币,另一个是证券市场的应用。
我更看重证券市场的应用,消除乱象后,正规军入场,推动下一个时代的金融。从姚前讲话内容,可以发现,姚前对于区块链的研究从一开始的货币,慢慢转向更全面的证券领域。在我看来,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证券。证券才是更为普遍的金融。
本文的文字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。
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优优财经观点,不能作为投资建议,亦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