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有50多项区块链专利的美国第二大银行,频遭诟病的原因是什么?


2014年,美国银行首次申请区块链专利,成为了市场中的先行者。

拥有50多项区块链专利的美国第二大银行,频遭诟病的原因是什么?

近日,美国银行(Bank of America)于10月30日提交了一份区块链专利,该专利可应用于存储私人密钥的系统和设备中。

目前,这家在美国位居第二的大型银行,已拥有了50多项区块链专利,该数量远远超于其他公司。但是,这些专利背后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计划吗?美国银行将如何从中受益?

2014年,该银行首次申请区块链专利,成为了市场中的先行者。然而,业内人士指出,从2014年到2018年,该行似乎仅仅热衷于申请区块链专利,其在创新和创建分布式账本技术方面却没有同样的热情。

一些加密专家推测,该行申请专利并非为了真正使用它们,而是为了向那些可能会使用类似技术的公司收取大笔的诉讼赔付。

对此,该行的首席技术官Catherine Bessant宣称,申请专利的原因是为了确保银行不会落后于市场。他表示,我们在区块链/分布式账本技术方面,拥有不到50项专利。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大规模的落地场景,但我们希望做好准备,未来能够领先于市场。

然而,该行的前高级副总裁Michael Wuehler表示,这些专利只是为了彰显该行是金融科技领域内的创新者。据了解,Wuehler的名字被标记为了8项专利的发明人,在前往区块链科技公司consensus工作签,其曾在该行工作了11年。

尽管该行的研究分析师于近期表示,区块链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市值70亿美元的市场,但事实上,该行远没有表现出对加密资产友好的态度。此前,该银行曾禁止客户使用信用卡购买加密数字货币,该行经纪部门也禁止客户投资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。

文章来源:cryptoglobe  编译:Moon

本文的文字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。

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
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优优财经观点,不能作为投资建议,亦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