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块链的“锁仓机制”,本质就是强奸用户

内容平台的运营实力,团队的经营理念及格局很重要。市场定位与市值管理预期等都与锁不锁仓有关系。

区块链的“锁仓机制”,本质就是强奸用户

刚刚看到一个支友发的文章《你对现在内容平台的锁仓机制看好不看好》,文章很热,评论相对其他文章好像都多,说明支友们对于这个问题关注很多,也有很多看法。文章的内容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看,作者对于锁仓机制不太看好,认为锁仓容易造成用户“阶层固化”,新用户难以融入。谢谢这位朋友的观点分享,天涯今天本来打算休息的,没有写文章的思路,看了这个文章好像可以说说观点,其实之前也不止一次地写过关于锁仓机制的观点,那今天再写一点吧。


锁仓的目的及不同的锁仓机制

锁仓并不只是发生在内容平台,其他的一些区块链项目有的也有锁仓机制,如AE前些日子就有一个锁仓生息计划,天涯没有认真去查验,到底是真是假哈。项目方锁仓的目的是大多是为了减少市场中流通的代币,流通盘少了,方便市值管理。而在内容平台里,锁仓机制很常见,比如大神BM设计的Steemit,就有了锁仓机制,后面的币乎、primas、向北、包括已经没落的“知币”都有不同的锁仓机制。Steemit、币乎的锁仓机制是通过锁定代币增加投票权的,即你锁仓越多,点赞投票、分配收益的权重都相对增加,而知币的锁仓是另一种,锁仓仅仅是为了让用户有权参与挖矿,延长代币的释放时间。相较之下,前者是自由的,锁仓对于用户利益是有所捆绑的;后者是有点强制的,用户感觉被“强制”了。


锁仓的利弊

锁仓的好处就如上面所说,减少流通盘,也增加用户黏性,就好比用户有东西抵押在了平台,多少得隔三差五地来看一下,捆绑之下就形成利益共同体。如果你是锁仓大户,平台崩盘了显然也损害自己的利益。那种锁仓增加投票权被有些朋友称为是“资本主义”,在平台稳定的情况下,你的锁仓越多,资本越雄厚,后面挖矿的权重也就越大,所以,大户容易有“安全感”,不愿意走了。

相对的,锁仓的弊端是,减少流通盘也可以认为是将风险转嫁未来,锁仓的资金迟早都是可以解锁的,只要用户想,那么多大户,后面随时可能出现的砸盘一样会出现。锁仓机制在给予大户凭借原始积累获得“安全感”的同时,“阶层固化”的问题也不容忽视,一个平台总不能就那么些人在玩吧,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平台容易失去活力,更别说平台价值的提升。

锁仓是术,信念是支撑,团队实力、理念是根本

借用了支友“我爱小肥轩”的观点,天涯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,无论一个平台锁不锁仓,这只是手段,真正重要的是施展这些手段后面的人,他们的信念是怎么样的,实力和理念如何。

锁仓是手段。这个手段并不是谁都能用好,一个平台在上线的时候自己要能够未雨绸缪,确定代币上线之后市值是否能够可控,最差的打算是什么,才能实事求是地确定预案。如果觉得过多的流通盘可能造成市值难以维护,那么可以把锁仓当做手段;如果觉得流通盘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,也就没有了锁仓的必要,在强调价值流通的区块链中,不锁仓无疑是实力的体现。以知币为例,一开始是没有想好要锁仓的,天真的以为只要把代币运作上交易所了,就会很多的散户买买买,自己赚钱,用户赚钱,岂不完美。一上市才发现,原来散户朋友并不喜欢接盘,自己不采取手段市值会砸到没法看,后来就有了包括“锁仓机制”在内的被称为“7.24新规”的一系列举措,可是这个仓促之举,完全没有考虑用户的利益,用户岂会轻易认同,还想用户从二级市场买币锁仓才能参与挖抗,后来的结果大家是知道的。

信念是支撑。信念即共识,例如,支点的pvt上线,如果用户觉得平台不错、未来会升值,这就是共识,既然会升值,谁会一个劲的抛售。而这种信念(共识)的培养有赖于社区长期的运营、生态的建设;如果一个社区让人感觉很混乱,用户看不到前途,何来共识之说。

团队实力、理念是根本。不同的平台背后的团队不同,运营的理念、格局也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个方面用户会有最切身的感受。就像我爱小肥轩说的,平台其实不怕缺好文章、质量文,只要打造了一个好的平台、有好的运营理念、有过硬的实力,何愁好的作者不来。就如哪天如果马云爸爸说我想做一个区块链内容平台,有做不好的可能吗。

总的说来,是否锁仓似乎不是最根本的,这个只是内容平台运营的一个手段而已,只要理念好、共识在、尊重用户、运营得当,锁不锁仓或许都能达到同样的目的。当然,以上也只是纸上谈兵了,实情情况下事情往往复杂得多,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。

本文的文字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。

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
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优优财经观点,不能作为投资建议,亦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